
靜宜:嗨,大家好,今天這位做客訪談專欄的是一位資深動漫游戲繪圖達人,在動漫游戲行業負責3D場景設計與繪制長達八年,其中有一半的時間供職在福建第一大網絡游戲公司網龍集團,他用純屬的技能不斷地創作出《魔域》、《機戰》、《投名狀》、《開心Q傳》、《吸血鬼》、《長江七號》、《天元》等終端游戲的場景制作。近幾年,他又在天盟數碼負責了多個項目的繪圖,其中包括《英雄道》、《BINGO》、《slot》等游戲,他是:黃李。歡迎黃李來到我們的訪談欄目!
黃李:主持人好,網友們大家好!

靜宜:黃李這八年來一直在進行游戲的繪圖,似乎從來沒有停下來過,近期在設計什么樣的產品,現在設計到什么階段了,快來給大家說說吧!
黃李:近期主要是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給朋友公司做3轉2游戲3D修圖的單子。
靜宜:也就是說,不單是公司內的工作,您同時也經常接手公司外的工作是嗎?
黃李:沒錯,后期打算搞起自己的工作室培訓,下自己接單子。這樣單純的工作來說好很多,在我了解其他同行也都是在這個階段開展自己的夢想。

靜宜:如果記得沒錯,您學生生涯結束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網龍度過的吧?當初因為什么選擇了在網龍做游戲繪圖,而不是從事過去的專業影視特技呢?
黃李:當時的網龍學習環境比較好,有一套自己的培訓體系,適合剛出來找工作的畢業生。另外,當時也是待遇很靠譜,公司也是連續幾年被評為最佳雇主的榮譽。
靜宜:同一件事打磨八年,您的經驗值算是很高的了,您之前與一些境外的公司合作,是不是也曾受到外來觀念與工作方式的影響?
黃李:是的,就像當時我在IGG和意大利美術總監一起合作,外國人對于事物的看法和對于項目時間的把握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比如說總是反復的推敲和驗證某些我們覺的無所謂的內容。

靜宜:說明很看重細節。近幾年國內的手機游戲發展迅速,您是覺得否覺得游戲產品的設計越來越同質化了?您認為避免同質化的關鍵在于什么?
黃李:手游和其他行業是一樣的,在國內這個最求利益的社會怎么能做到心態平和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不是因為不容易就成為不去做的借口。成功的游戲產品設計我不否認都是借鑒中去探索,所謂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覺的現在環境下是避免不了同質化的東西的。
靜宜:平臺渠道的成功。然后喊著要創新,其實整個大環境對創新造成局限了,這也是國內整體發展遇到的一個瓶頸。
黃李:您覺的真的有創新的環境嗎?避免同質化的核心在于教育,為什么這么說?這個問題雖然大,但是我認為要重視,只要從小培養出探索和愛好為基礎的教育,長大的人才會從根本上去避免這個問題是發生。

靜宜:現在有很多的企業對產品市場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渠道與商業模式上,對此您怎么看?
黃李: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的精髓創造需求,資源共享。開創性的產品總是引領者大眾的需求比如蘋果手機,比如現在的UBER,都是創造需求的典型例子。
靜宜:做這樣產品的企業都是走在世界前端的。
黃李:是呀,產品、渠道、品牌。一個都不能少,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現在都是做渠道和品牌,要真正做好還是要靠產品,產品是企業的靈魂,好產品創造需求,而合格產品符合需求。

靜宜:說到產品,現在有很多愛情類的游戲產品,您覺得游戲里面虛擬的愛情為何備受大家的青睞,算不算寄情,也就是現實里無法滿足的某種情感,在游戲里得以實現?
黃李:人是感性的動物,不論在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中這點都是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現實中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珍貴,現實中的愛情就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有個虛擬的發泄通道,人們都是會通過虛擬世界來滿足現實中難以實現的事物。不論電影還是游戲只是一種虛擬的載體,您問算不算寄情。我認為必然是的。
靜宜:OK,八年的動漫游戲繪制經驗是一種厚實的沉淀,不單單是從技術上、對市場的理解上,也滲透在看待產品劇情的理解上,謝謝黃李帶來的分享,今天的訪談就到這里,下期見!
